close
碧海藍天,墾丁風光讓人心曠神怡,海底下的美麗世界,更是讓潛水客百看不厭。
最近最夯 的水下模特兒,當推這顆擁有紅色觸手、還不時放出閃電般藍色光芒的火焰貝。
核三廠出水口的後壁湖一帶,自從四年前成立資源保護示範區後,魚群數量大增,潛水客絡繹不絕。不 過在潛水業者的眼中,墾丁海域的觀光潛力,還沒有被完全開發。潛水業者期望漁港開放為 娛樂碼頭,同時嚴格執行潛水區和水上摩托車活動區的界線,確保遊客安全。
不過也有潛水 客反映,業者應該約束遊客的行為,共同保護海洋。
浮潛遊客踩在珊瑚上休息,還有人順手撈起海膽帶到岸上,這些行為已經違反國家公園法,很可能吃上一張至少三千塊的罰單。
不過,看不見的破壞更讓人憂心。
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在實驗室裡建立觀測系統,他警告,
人為污水帶來優氧化,讓大型藻類和海葵,成為墾丁海域的優勢物種,墾丁珊瑚天堂生態不保。
儘管學者指證歷歷,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還是強調,墾丁的水污染遠低於標準值,明年也將增建兩座污水廠。
但是不可否認,遊客越多,污水量越多,環境承受的風險就越高。
墾管處坦承恆春半島交通便利,要對遊客進行總量管制並不容易。
去年墾丁遊客高達六百五十萬人,尤其搭上國片海角七號熱潮,遊客數比前年同期成長了三成。當地居民熱情擁抱觀光 產值的同時,如何減少人為活動的破壞,讓珊瑚資源能夠永續,將是更加迫切的考驗。
記者呂宗芬孟昭權綜合報導
引用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