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又名高山巖,全區為隆起珊瑚礁組成,海拔高152公尺,山頂上視野廣,北望可見到大平頂傾斜台地﹝高188公尺﹞的完整剖面及沿途漁村的旖旎風光。
向東又可眺望龍鑾潭及南灣---鵝鑾鼻的優美景緻,為本國家公園極佳眺望及觀賞夕陽西下的地點。 山上有座依珊瑚礁岩建造的廟宇,為臺灣其它地區所罕見,因奉祀福德正神故又稱福德宮。
另一角有一似偽裝的野戰巨型鋼盔之巨大礁岩,以前民間未知其來處,故稱為「飛來石」;從其組成及四週地形可知為隆起珊瑚礁經差異侵蝕而遺留,並非民間傳說係五百年前從菲律賓被巨風吹來的。而其屹立不墜的容貌,常為遊客捕捉留影的好材料。
【關山】又名【高山巖】,海拔高152公尺 ,民間傳說是500年前從菲律賓被巨風吹來的。其實是由3萬年前還沈落在海面下隆起的珊瑚礁組成。站在視野廣闊的關山頂上,令人頗有滄海桑田的感觸。關山頂上有巨大礁岩的飛來石,也有台灣地區罕見依珊瑚礁岩建造的福德宮,都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夕陽西沈映照著點點漁火,景色如詩,美不勝收。
關山與太平頂傾斜台地、龍鑾潭、南灣至鵝鑾鼻都是隆起珊瑚礁組成,依據碳同位素定年資料,這些珊瑚礁岩層上升的速率每年大約5公里 ,換句話說,在3萬年前關山還是在海面下。目前海拔高度152公尺 ,山頂視野廣闊,北望可見到大平頂傾斜台地的完整剖面及沿途漁村的風光,向東又可眺望龍鑾潭及南灣至鵝鑾鼻的優美海岸,為墾丁極佳眺望及觀賞夕陽西下的地點。
(資料來源:恆春鎮公所)
旅遊 屬性 |
停車場 |
攜帶 寵物 |
門票 |
開放 時間 |
解說 服務 |
W C |
座標 位置 |
生態 景點 |
有 |
可 |
無 |
無限制 |
無 |
有 |
.... |
交通路線。。。
1.大眾運輸:從高雄搭乘直達墾丁的中南、國光、屏東、
高雄等聯營客運(24小時)至恆春轉搭乘墾丁街車往
高山巖的班車在關山站下車後,再步行前往即可抵達,
班次很少,行前請確定發車時間。
2.自行開車:
路線一:開車到楓港,進入恆春半島26號省道至恆春後沿外環道
(右邊)繼續南下,至天鵝湖飯店後右轉,
繼續前進到底T字型路口右轉,依循指標前行至關山
斜坡左轉向上,即可抵達關山停車場。
路線二:開車到楓港,進入恆春半島26號省道至車城,
沿著海生館方向右轉,過海生館、
悠活麗緻渡假村到底抵達紅柴坑,T字路口左轉後
不遠看見關山指標右轉上山,即可抵達關山停車場。
叮嚀要項。。。
@近來有發現鏢客在此出沒,若遇到陌生人搭訕或推薦藥酒、
鹿茸等物品請多加留意。
簡 介:
明朝崇禎年間,在樹林莊拓墾的陳文成先進,每當在其田園工作,黃昏收工回家時。常遇到一對拿著拐仗的老夫婦,往附近的高山頂走。
當時人煙稀少,山上沒有住家,先進甚覺奇異,遂前往察看,發現山頂有三個巖洞.從巖洞挑望四週景觀,甚為優美,仿若仙景,先進認為此為福德居所,其所見到的異像係福德顯靈,於是在西元一六三九年(明崇楨十二年)仲秋,選中間較大之巖洞,祀奉福德正神之神像供人膜拜,並稱此山頂為高山巖,意即高山的岩洞,當時此地正處拓墾初期,樹林莊至高山巖間,草木繁茂,四周的民眾常到此牧牛;因林木茂盛,放牧出去的牛隻總沒於林間,傍晚回家時,常找不到牛隻,情急之下,牧者便跑到山頂上的巖洞,以樹枝代香或雙手合掌,誠心誠意的請示土地公,尋找牛隻的方向,每按其指示的方向,都可以找到牛隻。幅德頭靈,口耳相傳,四鄰的民眾,就常來參拜。當時因民眾經濟能力差,讓土地公在沒有祠壇的洞穴中,頂著強風烈日福祐民眾。
直至清朝末年,才由當時的恆春知縣沈公,昌建祠壇,此時土地公才有遮風避雨之所。西元一八九一年季春,當時恆春區長尤炳文,因久婚無子,到廟裡求嗣發願,如獲一子半嗣,願發動善男信女捐資修建廟祠;果其所願,重新修建。
民國61年仲春落成安座,並於同年組成組織委員,成立高山巖福德宮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各項事物及未來發展籌畫。重建後的廟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宮貌堂皇。
叨蒙神靈顯佑,黎民安康,有求必應,篤信者日增。
岩 洞 奇 蹟
【十八羅漢洞】
位於正殿左側,為高山巖三個主要岩洞之一,洞內供奉十八尊的羅漢神像。這些像因長期在洞中領受人人的香火,色澤已非其原來的顏色。有些香客在祭拜十八羅漢時,領受到洞理的自然涼氣後,忍不住的要在洞裡打坐靜思、告解。靈修,戴滌盡蒙塵,再神清氣爽的出發。
【二十四孝山洞】
我國是個重視倫理道德講孝道的國家,為弘揚孝道,本宮特在正殿右側岩洞的石壁上,雕塑有二十四孝行圖供人膜拜。裡面的塑像因歲月關係,有幾度的重修,現在的雕像是近期修塑的。
【通海洞】
高山巖是個活動的地形,每年 三公釐 的速度往上隆起,因此有許多的裂穴。這些裂穴朝著南方貓鼻頭及西面的紅柴坑而去與大海相通。前人為了證明這一點,曾在雨季時將稻穀到入坑內做實驗,結果在紅柴坑的海邊發現稻穀,證明洞和大海相連。
18羅漢洞 |
相 關 設 施
由於本宮有廣闊的視野,關山看海皆宜的優越地理條件,顧到此觀賞之香/遊客日益增多,為了滿足香/遊客的需要,本宮先後拓建有停車場、餐廳、蟬房、康樂台、販賣部及周邊護欄等各項設施。




【洗手間】
【金爐】
【岩石上的生命】
【方向牌】
【掛滿了名片】
【通海洞】
【機車停放區】
【停車場】
【浮雕】
【不可進入】
【24孝洞】
高山巖褔德宮---就在關山哦,風景很美唄
高山巖褔德宮---廟口及二十四孝山
高山巖褔德宮前的通海洞---據說這個洞可以直接通到海裡
高山巖褔德宮旁---旁邊有指標寫著”飛來石”和”褔靈龜”去看看吧
高山巖褔德宮旁---褔靈龜,就是一塊大石頭長的有點像龜,上面掛滿了名片及紙條
高山巖褔德宮旁---飛來石,再過去就看到所謂的飛來石,為什麼要叫飛來石偶也不知呀
高山巖褔德宮旁---另一個旁邊有別條路可走,
因為不知道會通到哪所以走了一點點就沒再繼續走下去了
引用:
http://kenting.footprint.tw/scenics/008.htm
http://hotel.dns104.com.tw/ma/ktnp/index10.html
http://motel.pingtung.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5046
http://www.mmmtravel.com.tw/club/photo/index.php?L3_id=35165
http://minsu.kt.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5165
http://tw.myblog.yahoo.com/blue_ocean530/article?mid=2643&prev=2688&next=2608&l=f&fid=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