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港出發,走3號高速公路北上,經竹田收費站後,在長治交流道下,
再又轉24縣道,路上有路標導引,很順利的來到所屬的瑪家鄉北葉村入。

 



順著路直行,經過北葉村的裝置藝術標誌,再幾分鐘就到達今天的目的地了。





車子進入園區前先繳30.-停車費,這裡看到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原住民,
屏東縣除霧台鄉是屬魯凱族的範圍外,全縣的山地鄉鎮都是排灣族

園區成立於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園內展示台灣原住民族之文化,
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
海拔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


魯凱族-黥面文化
免費的黥面貼紙,供遊客使用,
魯凱勇士是刺額頭與下巴,女生則紋兩側臉頰。

文化體驗廣場---免費山地舞蹈教學

園區內有兩座吊橋

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
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十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




很幸運當天有原住民舞蹈比賽,看到來至全省不同原住民族的舞蹈表演
無論老少,上天賦於每個人美妙的歌聲與輕快的肢體節奏,很令人羨慕的。

每週一休園

歌舞展演時間:
每週二~週六 ,一天兩場 10:30、15:00
星期日及國定假日 ,一天三場 10:30、14:00、16:00
節目內容會涵蓋各個原住民族的歌舞,所以每次都有可能欣賞到不一樣的內容喔。

園區內還有免費遊園車搭乘,穿梭四大區域,
隨招隨停,方便遊客上下車,也可依體力慢慢散步,享受自然風光。


-----------------------------------------------------------------------------------------------

園區外有一莎露風情旅店,可供住宿
莎露風情旅店的櫃台前留影,背後是一大片的木雕作品

價位在2000~4000,有二人房 四人房 及通舖

遊後心得:
到這裡要放慢腳步,好好體會與欣賞這裡的自然風光,
這裡至少要花上半天的時間來玩,
若是時間充足,時而搭車時而步行,我想這是不錯的旅遊方式,
當心靈獲得灌溉,體力得到釋放後,
而附近的三地門的土雞城可以提供休息與補充體力的好地方。

--------------------------------------------------------------------------------------------------------------------

搭車:搭屏東客運往三地門(文化園區)班車,在文化園區站下車
開車:國道3號長治交流道 ─ 省道台24線 ─ 水門 ─ 縣道185線 ─鄉道屏35線 ─ 文化園區

地點:瑪家鄉與三地門交界之隙寮溪南岸,省道台24線19km處右轉,鄉道屏35線3.5km處。
電話:08-7991219
附近:賽嘉航空公園,晚上可到附近三地門土雞城吃晚餐看夜景



引述Internet所查詢到的資料,讓各位看倌能更了解阮的台灣:

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是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在人類學上被歸屬於南島民族。從人類學和古文化的角度看來,台灣原住民族的缺齒、紋身、口簧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佔、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都是屬於該文化的特質。南島民族是現今世界上分佈地域最廣的民族,由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其間所有的大小島嶼,除了澳洲與少數說巴布亞語民族的區域之外,都是南島民族的領域,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總人口大約2億5000萬之多。
目前臺灣原住民有474,919人,佔台灣總人口的2%左右。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總共有13個族群,除了沿襲自日治時期所區分的9族以外,尚有邵族、噶瑪蘭族、以及原來被認為是泰雅族之亞族的太魯閣族與受阿美族的支持及庇護的撒奇萊雅族。

日本學者土田滋就以語言作為主要的判準,將台灣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
前者包括現今住在台灣高山地區和東部的9個族群: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
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南島語系
當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於明朝末年移民台灣時(約十七世紀初期),本島和蘭嶼已有原住民族定居,他們都說一種語言學家大分類為「南島語系」的語言。各族的語言差異相當大,甚至連文化、社會組織及容貌都頗不相同。

最早的南島語族老家應該是在熱帶的海濱,當時他們住在高架的干欄屋上。已知農耕(種芋、薯、稻、粟和果樹)喜嚼檳榔,會織布,但也狩獵並重漁撈,航海技術發達。使用陶器、石器和木竹器,當時銅器和鐵器都尚未發明。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語系,包括1200種以上的語言。其分佈東達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達紐西蘭(一說不含澳洲,亦有說澳洲原住民的語言亦應歸入本語系之內),台灣則是該語系分佈的最北端。其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說該語系的總人口數大約兩億五千萬之多,絕大多數居住在東南亞,至於新幾內亞以東只有一百多萬人。

所謂的「南島」(Austronesia),是由兩個希臘文字的字根「austro-」與「-nesia」所合組而成,前者為南方之意,後者意指群島,所以我們將「Austronesia」翻譯成「南島」。

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紐西蘭、夏威夷、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等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與高棉的佔語和泰國的莫肯語(Moken/Moklen)。

根據《民族語》的分類,南島語系可以再分為兩大次語系,一個叫做「台灣原住民語」(Formosan languages),另一個叫做「馬來-波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前者有23種語言,可以再分成泰雅語(Atayalic)、排灣語(Paiwanic)、和鄒語(Tsouic)三大系統。後者則有1239種語言,可以再分成「中東部馬來-波里尼西亞語」(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西部馬來-波里尼西亞語」(Western Malayo-Polynesian)、以及兩種尚無法歸類的語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與Internet,版權為原創者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y11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